为何方言中有的将父亲称为“大”?有的地方又把母亲叫“姐”?

为何方言中有的将父亲称为“大”?有的地方又把母亲叫“姐”?

而在一个家庭里,父亲就相当于皇帝,是一家之主,家中所有事情都由他说了算。

并且在农业生产中,母亲通常是负责织衣做饭,而父亲则负责在外耕作。这也就意味着,维持家庭生活的重担几乎都落到了父亲的身上。

所以在封建社会里,“父亲”这个角色,在家庭发展和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
而“大”这个字,就有重大的、年长的,程度深的意思,北方人管父亲叫“大”,是为了体现父亲的重要性,也是为了表达对父亲的尊敬之情。

据历史记载,“大”这个称呼,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。在当时,人们尊称帝王为“大王”,尊称官员为“大夫”,“大”这个字已经深入人心。

还有就是地理上的因素,其中,陕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,因为陕西的省会城市西安,是十三朝古都,历史文化积淀深厚。

而在陕西方言中,父亲的称呼一直就是“大”,“大”在秦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,并且一直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。

除此之外,秦朝时期还十分流行将母亲叫做“姐姐”。

“姐”的来源

据《说文·女部》记载:“姐,蜀谓母曰姐。”

这里的“蜀”,指的是古代蜀国,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地区,而“且”这个字,在甲骨文和金文中,都有指代祖先的意思,将母亲称作姐姐,其实就是对祖先的尊崇。

在有关上古神话的书籍中曾提到过,古蜀国的祖先是颛顼的玄孙彭祖,他的后代被称为大彭氏。

在中国地名中,凡是带了“彭”字的,都有可能是大彭氏曾经活动过的范围。如彭州、彭原、彭城等地方,也都有可能会将母亲叫做“姐”,可见“姐”这个称呼,不一定只限于四川地区。

不仅如此,在先秦时期,四川话其实就是“普通话”。据专家介绍,古蜀国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,以古蜀人为主,而蜀人则是华西民族的一个重要分支,也就是说古蜀语是汉语的一个重要部分。

在唐朝之前,四川地区是一个外来人口的聚居地,这也导致了四川地区方言,会受到其他地区方言的影响。

古代进入四川的途径有13种,包括传教、政府开疆、少数民族进入、军队、避难、饥饿、流放等等。

在这些移民方式中,以少数民族最常见,根据史料记载,晋朝时期至少有五十万人进入蜀地,让汉族蜀人有了很大的变化。

在流传下来的很多资料里,也有羌族人将母亲叫做“姐”的记载,四川又是羌族人的聚居地,所以“姐”这个叫法,也是受到了部分羌族人民的影响。

时至今日,四川还有一小部分地区,依然将母亲叫做“姐姐”。

但无论是将父亲叫做“大”,还是将母亲叫做“姐”,都是历史和文化融合的结果,是属于中国独有的语言艺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数据

请问惠普1408一体机扫描效果怎么样?
365bet体坛即时比分

请问惠普1408一体机扫描效果怎么样?

📅 08-17 👁️ 197
紫米球的详细做法
bt365验证不通过

紫米球的详细做法

📅 08-20 👁️ 4377